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雅安叫雨城,整个地区平均降雨量1200多毫米,雅安的强降雨主要发生在5月到9月。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O级地震,距离汶川仅69千米。读下图,回答问题。

(1)雅安地震灾区震后需要防范哪些次生灾害?如何防范?(6分) 

(2)分析雅安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原因。(4分)

 

【答案】

 

(1)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瘟疫等。(2分)      

防范措施:加强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对松散岩体进行工程加固;疏通堰塞湖;居民区迁出灾害高危险区;做好卫生防疫等。(4分)

(2)多山的地形,震后不稳定岩体数量大,碎屑物质多(短期难以完全处理);(即将进入雨季)雨季时间长,降水较多,次生灾害较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瘟疫等,对次生灾害的防范措施,第一应加强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针对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的松散岩体应进行工程加固,疏通堰塞湖,将居民迁出灾害高危险区并做好卫生防疫等。

(2)多山的地形,震后不稳定岩体数量大,碎屑物质多创造了次生地质灾害的地形条件和物质条件,短期却难以完全处理改造,造成监测与预警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地震发生在4月20日,雅安的强降雨主要发生在5月到9月,该地即将进入雨季,而且雨季时间长,降水较多,次生灾害较多,所以监测与预警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预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小题1】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省区都靠海。
【小题3】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对调入区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小题4】荒漠化就是沙漠化,荒漠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小题5】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小题6】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小题7】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主要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形成的。
【小题8】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
【小题9】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小题10】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中学业水平训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小题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0分)

【小题1】将下面A、B两地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①降水较多,气候温和   ②三山夹两盆,大风日数多
③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繁多 ④沙丘遍布 
⑤茂密的森林,孔雀啼鸣   ⑥河流稀少,消失在漫漫黄沙中 

地区
A
B
地理特征
 
 
 
【小题2】A属________(填东部、中部或西部)经济地带。
【小题3】B属    __(自然区),它与A自然区在东部的分界线是  mm等降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选作题(10分 )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105,国庆长假过半,贵州旅游多地出现井喷现象,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于住宿吃紧,5日已紧急协调了2000多个学生宿舍的床位及免费帐篷供游客居住,并通过劝返、分流游客15万人等方式缓解景区接待压力。2013102邻省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 事实上,除了九寨沟,此次黄金周在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著名旅游景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接待人数超载问题。

材料二? 据贵州荔波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姚先生介绍,201310月“十一”期间,景区内的垃圾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游客丢弃的卫生纸、塑料袋和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景区内的卧龙潭、龟背山、水上森林等人流较多的景点,都是垃圾污染的“重灾区”。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垃圾污染”、“九寨沟滞留事件”等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4分)

2)为避免类似上述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  自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团队旅游以来,截至2011年10月底,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旅游人数累计已达到282万人次。截至2011年3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给台湾创造32.47亿美元收益。

材料二  进入台湾旅游人数排前五位的省份及所占台湾旅游市场份额统计表

材料三  台湾略图。

(1)简述进入台湾旅游的中国大陆客源地分布特点。(4分)

(2)分析台湾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