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题。

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遥感是人们利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人造卫星)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可以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A正确。

2.遥感技术可以以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地震是地球内能的急剧释放,发生于地壳一定深度,卫星不能直接监测,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2.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3.该季节印度半岛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茶树喜温喜湿,适宜生长环境:年平均温度在18~25℃;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光照适中。

材料二 下图为云南和贵州两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茶树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并向我国西南地区转移。试分析云南和贵州两省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2)简述近年来云南省航空运输业大力发展的原因。(6分)

(3)云南、贵州两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主要地区之一,分析两省水电工业发展的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甲地区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

(2)与甲 区域 相 比 ,图 中 丙 区 域 的 农业 发 展 有 哪 些 优 势 区 位 条 件?(2分)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良而深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出发分析其原因。(2分)

(4)丙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河水中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完成以下问题。

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

A.a处西侧 B.b处东侧

C.C处南侧 D.d处西侧

2.“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堆积作用

C.河流搬运作用 D.河流侵蚀作用

3.“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表层过度捕捞 B.河水表层受到污染

C.暗河带来丰富饵料 D.河底氧气较为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美国西南部地形、河流和降水等信息,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 图Ⅲ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1)据图Ⅰ图Ⅱ简述甲湖的水文特征。(4分)

(2)简述图Ⅰ中,西部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及成因。(6分)

(3)分析说明图Ⅲ中A处分布有豪雨林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侧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轨迹图,完成下面问题。

1.太阳直射点从D点移至A点,历时大约( )

A.半年 B.1个月

C.一年 D.3个月

2.当太阳直射点过D点以后的几天时间内(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减小

C.南半球极昼范围在增大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