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我国两大盆地是            盆地和            盆地;西北路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          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华北平原。

(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                      。

(4)C图显示的年份中,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是       年前后。在450年间,沙尘暴生次数的变化呈周期性规律,这可能与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关。

(5)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                    ;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           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答案】

(1)塔里木   柴达木   准噶尔   河西   黄土(2.5分)

(2)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植被稀少(1.5分)

(3)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或春季 (1分)  此时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1分)

(4)1644(0.5分)   气候 (0.5分)

(5)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滥垦滥牧;植被遭受破坏等。   土地荒漠化   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等。(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西路、西北路沙尘暴路线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可判断。(2)A图示反映我国沙尘暴多发于西北地区,气候、风力、地表物质和植被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3)直接从B图反映,沙尘暴多发于春季。原因主要从春季的风力、地表物质和气候等因素分析。(4)直接读图分析,沙尘暴的发生直接受气候因素的变化影响。(5)形成沙尘暴的原因与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一致,故其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方面分析。故其治理措施也主要结合其人为原因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沙尘暴形成的自然、人为原因和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注意答题的一般思维和答题的完整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
高原、                  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甲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治理西北地区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1、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4分)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6分)
(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
(4)指出图2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14分)
(5)在图3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我国两大盆地是            盆地和            盆地;西北路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准噶尔盆地、          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华北平原。

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                 。

4.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                    ;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           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

高原、       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甲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