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

 

(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

(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

(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解析】

(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分析航运的优劣应结合世界主要的海洋运输线路及条件回答。

(2)根据图示: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甲地位于非洲的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农业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4)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南非的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判断: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结合南非地形图判断:耕地分布区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判断:东北部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自然灾害与防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

材料一 2012220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华北地区尤为严重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10)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大气的运动规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下图示意abc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题。

1.锋面逆温出现的原因是 (  )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

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

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

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

Bb锋面的逆温层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Cc锋面出现逆温层

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大连市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大连市将逐渐形成以英特尔项目为核心的、亚洲重要的、国际一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亚洲集成电路集散地。大连市软件产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发达 B.海陆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位于环渤海经济圈

2.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软件开发企业纷纷落户大连市在此设立跨国公司和工厂。其主要的自然优势是 (  )

A土地面积广大 B.环境条件优越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影

D均受气候影响

2.关于甲、乙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进行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和地理信息技术(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km2。读图回答题。

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 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 D.地面坡度与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3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1)

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2)

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三类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世界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单位:小时)。读图完成题。

1.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白昼时间

2.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二农业(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 ,完成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