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提高土地利用率D.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答案】

1A

2D

3C

【解析】

1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草场。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A正确;根据材料当地以戈壁沙丘为主,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太可能,BCD错误。

故选A

2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据此BC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D正确。

故选D

3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据此C正确;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B错误;羊群啃食园区草地,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故A、D错。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551m,山顶海拔3099m。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数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拔植被带内,草本在该植被带内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 600-1099mB. 1100-1899mC. 1900-2799mD. 大于2800m

2600米以下和2800米以上区域物种数都偏少,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①人类活动破坏植被②气候干早水分不足③地形陡峭土地面积小④冰川积雪覆盖广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分析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 2 点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6个省级行政中心地面温度年较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各地地面温度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度B.纬度

C.地形D.海陆位置

2属于甲所在的自然区〈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B.河流大多为内流河

C.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D.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地图填写重要的洲界线。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_______山、_______河、_______山、_______海峡一线。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__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海峡。

(4)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运河。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__ 海峡和_______海。

(6)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海峡。

(7)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_______海峡,被称为扼守中东咽喉的_______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园艺业 B. 游牧业

C. 混合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A. 恒河平原南部

B. 波德平原北部

C. 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 墨累达令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果地球上陆地和海洋正好倒转会出现什么情况?”某同学突发奇想,随后运用GIS技术,绘制了世界某区域海陆倒转后的地图(如下图),该同学将绘制完成的地图,对大陆和海洋进行颠倒命名,如将太平洋命名为“太平大洲”。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按照该同学的命名方法,则图中甲地代表( )

A.北美大洋B.非大洋C.大西大洲D.亚大洋

2我国位于图中的( )

A.乙大洋B.丙大洋C.丁大洋D.戊大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关于图中丙 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则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东亚的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中位于亚欧大陆的是______。东亚的西北风应是图中的______(用数学代号表示),该季风坏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3)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的______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