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

材料1: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下图为利马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月份

1

4

7

10

气温(℃)

21.7

20.2

15.0

16.1

降水(毫米)

1

0.3

6

2

(1)比较A、D两处附近河流水能资源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2)与C处相比,B处气候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3)B处所属国的首都利马人约有640万,简述能在沙漠中建起这座城市的原因。

 

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能资源与落差有关。第(2)题,B处位于秘鲁,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原因与沿岸寒流流经和沿岸盛行离岸风有关。第(3)题,结合利马所在位置、交通、灌溉水源等综合分析。

答案:(1)A处附近河流水能资源大于D处。原因:A处(位于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落差大于D处。

(2)全年干旱。原因:沿岸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或沿岸盛行离岸风)。

(3)位地滨海平原;气候温和;可从安第斯山区引来高山冰雪融水,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或利用安第斯山流出的河水进入人工灌溉);水陆(海陆)交通便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如图所示)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海底,引发了石油泄漏事故,11名工作人员死亡。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到后来达25000至30000桶,演变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

材料二  大风和海浪促使墨西哥湾泄漏的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沙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其中,佛罗里达州的沙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沼泽地上的浮油最难清除。

墨西哥湾被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海域相对封闭,不易与外洋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

B.沿岸工业发达,排人海域的工业废水多

C.鱼类和浮游生物数量大,但种类少

D.地处低纬度湿润地区,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此次漏油事件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环境灾难,其主要原因是

A.造成大批鱼类和浮游生物死亡

B.不仅污染沿岸海域,还对河流与海岸地带的土壤造成污染

C.大面积海洋环境污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D.污染区域广,扩散到世界主要的人口密集区

沼泽地上浮油最难清除的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清理浮油正值气候湿热季节

B.沼泽生态复杂,清理浮油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

C.沼泽交通条件差,清理浮油工作难以展开

D.沼泽地处沿海,飓风常常“光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2012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图16中阴影部分表示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材料二:图17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范围统计图”。

(1)图1中甲、乙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                 ,试分析产生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                                            。(4分)
(2)图2示意的外力作用是         作用,三线工程经过的省区中受此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是         ,该外力作用强盛的季节是       季。(3分)
(3)图1中甲地蕴含丰富的天然气和          等非可再生能源,此类能源主要分布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中。甲地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          ,其丰富的原因是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重庆一中2010级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39.重庆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材料三 重庆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列举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2) 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重庆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材料三 重庆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列举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2) 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