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图中4代表沉积岩。分析完成问题。

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2.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3.下面四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指向4的箭头作用形成的是(    )

 

【答案】

 

1.D

2.C

3.C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这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为岩浆,2为岩浆岩,3为变质岩,4为沉积岩;a为上升冷却凝固,b为变质作用 。

1.据结构图所示1只能生成2,而其他物质都可以形成1,故1代表岩浆。  所以选D。

2.据上述分析 ,b为变质作用 。故选C。

3.指向4的箭头应为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属于外力作用,A、B、D为内力作用,C为外力作用。故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利用地壳物质循环的规律进行推导。

【指点迷津】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了沉积岩。

【规律技巧】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可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MN为软流层,①为岩浆活动,③为变质作用,则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丁为变质岩  D.④为沉积作用

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MN为下垫面,则

A.甲处气压低于丁处              B.风由甲处吹向丁处

C.甲处气压低于乙处              D.甲处天气晴朗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MN为下垫面,则

A.甲处代表陆地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图中4代表沉积岩。分析完成问题。

【小题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  )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岩浆
【小题2】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
A.上升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
【小题3】下面四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指向4的箭头作用形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该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和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哪个作用有关(?? )

A. ??? ????????????? B. ? ????????????? ????????????? C. ???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名校联盟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和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哪个作用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区农业类型主要是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坝子农业    D.灌溉农业

3.该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正确的是

A.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土壤深厚肥沃

B.河谷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土地平坦开阔,大型机械化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则 

A.当①②表示内力作用时,G为岩浆岩       

B.当H为岩浆时,G是沉积岩

C.过程①和②能够引起地形变动,过程③和④不会引起地形变动

D.该循环时间较短时,多发生地质灾害

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