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1)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洞庭湖调蓄功能降低;洪涝灾害严重

(2)自然原因:暴雨、长江洪水倒灌、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使入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

②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面缩小,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3)①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平垸行洪、疏浚河道等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示节气为                ,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                   

(2)此图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         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        时。

(3)此时所示的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是         (晨线、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4)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半球,三个月后,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将发生的变化是             ,请在地球侧视平面示意图上,用C点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水循环,其中D、E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________。(填字母)

(3)甲处的地表形态(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___(甲、乙)处。

(5)如想找化石,在a、b两处________处可能找到。

(6)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不能体现出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 低纬地区的乔木年轮特征

B. 两极地区永久冰层的周期迹象

C. 太阳活动高峰年,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

D. 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绚烂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半球各地由昼短夜长逐日接近昼夜等长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直射点上: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日期中,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4月1日    B. 6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北京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