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示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站在两湖中间的小山梁上,能够深切感受两湖的不同。玛旁雍错平静祥和,拉昂错风浪涌动;玛旁雍错温柔迷人,拉昂错冷艳惊人。其实,两湖原本为一湖,受气候变化和冰川活动的影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分开。

材料二

强拉山口的扰邦卡,是中、印、尼三国国际贸易第一个中转站的卸货接货点。中国的简易公路已经修到了接货点,可以通行越野车和小型货车。但印度和尼泊尔那边仍然不通公路,全靠马帮驮运货物。普兰县普兰沟,作为普兰商道的重要据点,是中国通往南亚的国家一类口岸,这里的国际边贸交易总是异常火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普兰县城国际贸易市场还将搬迁新址,进一步扩大规模。

(1)结合材料分析拉昂错、玛旁雍错两湖分开的原因。

(2)尼泊尔商人在该贸易途中可能经历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 。分析此处泥石流的成因。

(3)说明此路段尼泊尔、印度运输工具以马匹为主的原因。

(4)分析普兰商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6月22日6时 B. 6月22日18时

C. 12月22日18时 D. 12月22日6时

2.

A. 20°W向东至160°E之间 B. 0° 向东至180°之间

C. 160°W向东至20°E之间 D. 0° 向东至160°E之间

3.

A. (D)点 B. (B、C)点 C. (E、F)点 D. (H)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9月教学质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注入(左图)。近年来,乌尔逊河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径流量不断减小已接近断流,在蒙古国境内的克鲁伦河流域沙化严重,导致呼伦湖水位一度持续下降。呼伦湖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冰下网鱼是当地一景,右图示意1949-2014年呼伦湖自然渔业产量变动趋势。

(1)分析呼伦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述呼伦湖水位下降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3)说明1949-2014年呼伦湖渔获物产量的变化特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海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 河段的河流流向。(4分)

(2)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2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 米,水库坝址有A 处和B 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海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ˊ47〞W. 22°54ˊ30〞S)马拉松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动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Q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Q地的纬度为

A. 25°E B. 75°E C. 60°W D. 165°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Q地方时为0时 B. 奥运会期间P点昼渐长

C. 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 D. 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图示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下图为2000年与2016年的沙湖面积的分布。16年的不间断填湖开发,把沙湖从东南西北向中心挤压,绿色的湖水被黄褐色的土地掩埋。一条楚汉路,将沙湖拦腰截断。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图片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 RS D.GPRS

2.近年来“沙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工程建设 C.水产养殖 D.治理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玉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2)试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6分)

(3)分析塞内加尔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4)塞内加尔欲加强渔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量。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