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图表分别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某县2000年与2010年农业结构变化。表Ⅰ是该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表Ⅱ是该县种植产值结构变化。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蔬菜出口县之一。

表Ⅰ 该县种植播种面积变化(%)

粮食作物(%)

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

蔬菜(%)

2000年

40

30

30

2010年

30

30

40

表Ⅱ 该县种植产值结构变化(%)

粮食作物(%)

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

蔬菜(%)

2000年

29

36

35

2010年

20

30

50

(1)根据表中的农作物,你认为该县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山东半岛

(2)2010年与2000年相比,该县农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该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该地还可因地制宜采取哪些积极措施,既不危害环境,又能继续增加农民收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1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 000~10 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 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 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 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2.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 地热资源 B. 石油资源 C. 淡水资源 D. 人力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地下水水位上升 D. 地表径流量增加

2.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 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 城市绿地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东省济宁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目前,该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据此,济宁市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土地、资金与技术条件的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⑤推动塌陷地的综合开发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C.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D. 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自转周期适宜

C.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D. 太阳辐射能量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达到治沙的效果。结合材料及条带状砂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推测青海湖边流动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

A. 气候干旱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2.对该条带状砂砖铺设地的底边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B. 植被稀疏,多为高山针叶林

C. 降水丰富,水蚀作用强

D. 河流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小

3.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砂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B. 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

C. 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D. 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育种,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变作物品种的遗传特性,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

玉米是夏收作物,生育期短、喜光,对水分要求较高。影响玉米制种的主要因素有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晾晒脱水和贮藏条件等。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河西走廊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目前河西走廊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左图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分布,右图为2013年我国不同地区玉米制种面积比例示意图。

(1)近年来,黑河下游5、6、7月时常断流,试简要分析原因。

(2)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业生产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3)与新疆相比,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4)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 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 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 经度为150°E

2.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 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 长江汛期缩短

C. 香港(纬度在22.9°至22.37°之间)将属于温带范围

D. 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