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15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2004年1月报道,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大幅度增加,净进口石油97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36.4%。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圈定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4个石油储备基地。

材料三  读下图

材料四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最近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                         (1分)。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依材料说明:

①石油储备目的:                        (2分)。

②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       。(从下列五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2分)

a、严格控制石油进口数量,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c、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

d、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e、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

(4)简述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3分)

(5)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5分)

 

【答案】

(1)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1分)

(2)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分)

(3)①防止进口石油中断,保障产业和国家安全。(2分)?②cd(2分)

(4)①促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分)

② 加强了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贸易通道的形成,增强云南及西南地区的经济活动;(1分)

③ 扩大西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的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1分)

(5)进口地区多元化,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市场国际化,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竞争,节能和提高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等。(每点1分,共5分)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

  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异向性的战略思想。

(1)

“数字地球”一词的意思是

[  ]

A.

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

B.

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认识和应用

C.

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D.

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2)

下列不属于“数字地球”体系的一项是

[  ]

A.

多分辨率动态数据体系

B.

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

C.

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

D.

网络体系

(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数字地球将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

B.

人们借助数字地球可以按地理坐标随时随地获取来自全球各地全方位的信息

C.

数字地球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全球问题

D.

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人类中尚有20%的人还不能利用信息资源

(4)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形成数字地球的设想已变成现实

B.

数字地球是新千年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

C.

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

D.

数字地球是一种战略思想,它具有整体性和异向性,任何一个科研单位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A类

B类

C类

D类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

材料二: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 --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污染指数

主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等级

太原

130

TSP

3(1)

深圳

132

NOx

3(1)

珠海

58

TSP

2

重庆

128

SO2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8

 
材料一 椐新华社报道,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人口数据见下表。

                   
项目
总人口
年龄结构(%)
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
城镇人口比重(%)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2000年
12.66亿
22.89
67.15
9.9
3611
36.09
2010年
13.39亿
16.6
70.15
13.26
8930
47.1
 
材料二 2011年9月21日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宣布首次与一家中国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积极贡献再入人们视野。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6分)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3分)
(3)分析说明面对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的积极对策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云南景洪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4分)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该地区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玉石、金、铜、铝、锌、石膏、镍、钒、钛、水晶、云母等多种矿产。喀什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是维吾尔族的发源地,此外主要还有汉族、塔吉克族、回族等。

材料三:喀什及附近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和海南岛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

          

(1)比较喀什附近地区和海南省的相关信息,补充填写下表。(12分)

 

喀什地区

海南省

气候类型

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成因

________

________

河流主要补给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

________

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________

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

城市主要分布规律

________

沿海分布

 

(2) 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从砾石覆盖对当地水热土条件的改变方面,帮助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椐新华社报道,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人口数据见下表。

                   

项目

总人口

年龄结构(%)

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

城镇人口比重(%)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2000年

12.66亿

22.89

67.15

9.9

3611

36.09

2010年

13.39亿

16.6

70.15

13.26

8930

47.1

 

材料二  2011年9月21日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宣布首次与一家中国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积极贡献再入人们视野。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6分)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3分)

(3)分析说明面对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的积极对策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