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东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北信风

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下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

A.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B.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C.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D.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2.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

B.如果甲图比例尺为l∶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C.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

D.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科技发达

C.能源充足 D.交通便利

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带动煤矿发展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2.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汛 ②冬汛 ③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可能分布在南欧 ⑥可能分布在东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3.该河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质作用有

A.地震和风力侵蚀 B.火山和冰川侵蚀

C.断层和流水沉积 D.褶皱和海浪侵蚀

2.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纬度和大气环流

C.洋流和地形 D.地形和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3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3

14.7

19.3

24.8

31.2

35.3

36.8

36.1

32.8

26.9

19.5

13.8

降雨量

34.8

23.1

18.4

14.8

4.0

0.0

0.0

0.0

0.1

3.1

20.4

30.4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7

6.8

9.2

14.5

19.9

24.0

26.2

25.6

22.5

17.7

13.5

9.3

降雨量

147.9

119.2

111.3

61.6

53.3

38.7

40.2

73.8

142.6

230.2

170.7

166.0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

-13.6

-4.5

7.8

16.1

21.9

24.3

21.7

15.3

6.2

-2.4

-9.9

降雨量

10.7

9.2

10.5

10.8

18.0

14.1

18.0

12.7

9.8

12.5

13.5

13.8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4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7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特征的差异。(8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

3.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岛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岛国( )

A.位于北冰洋海域

B.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河流流域面积大

D.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地热能资源丰富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 )

A.年降水量较多 B.苔原比重更大

C.城市数量较多 D.交通通达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2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图1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 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 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 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苔原带

3.形成图1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