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我国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农业鼠害十分严重,草原和森林基本不受鼠类危害

B.我国森林鼠害较重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

C.西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D.我国鼠灾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各地都以危害农业为主

2.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

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一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

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害;在山区会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

(1)分析材料一所属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并说明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机理。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1.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2.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3.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据此完成下题。

1.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相对损失较高,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2.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题。

1.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 D.火山

2.为减轻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杜绝地质灾害

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央气象台2014年2月2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月2日夜晚至4日,长江下游及以北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有6~10 ℃,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北部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 ℃,局部地区14 ℃以上。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此类天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年有春秋季两个高峰期 ②主要来自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③通过西北路径和北方路径南下 ④在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该天气现象若发生在春秋季,往往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我国很少受到或不受该天气过程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谷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几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年级1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冲积扇地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冲积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三个冲积扇体

B.扇面上缓下陡

C.扇面河床呈向心状

D.扇面上河床比扇体间河床更深

2.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

B.扇面上以流水侵蚀为主

C.乙地比甲地农业生产条件好

D.解决该地生态问题的最佳手段是生态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