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7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4分)

2判断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2分)

3近年来,洞庭湖区出现湖泊萎缩,洪涝灾害频繁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这治理思路的合理性。6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4分)

2)天气炎热、晴燥 (2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2分)

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只要答出湖、江、山之间相关性,意思合理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根据数值变化可以判断为高压中心。A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气晴朗干燥,气温较高。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由此分析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所以容易发生洪灾。因此从环境整体性考虑,应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常见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指出分布特点。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3)20世纪50年代,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4)丙地大量引河水灌溉会对湖泊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面试题:

图区域内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

A.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止干旱对农牧业危害

B.开辟水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C.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开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D.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

图中M、N两地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M打坝淤地,N平整土地

B.N植树造林,M平整土地

C.M修梯田,N植树造林        

D.M植树造林,N打坝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图区域内国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是: (    )

    A.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止干旱对农牧业危害

    B.开辟水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C.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开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D.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

图中M、N两地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

    A.M打坝淤地,N平整土地

    B.N植树造林,M平整土地

    C.M修梯田,N植树造林

    D.M植树造林,N打坝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0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地理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指出分布特点。(4分)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8分)
(3)20世纪50年代,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4)丙地大量引河水灌溉会对湖泊产生什么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11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3分)

(1) 五一期间,英才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攀登玉峰活动,欲从A点沿游览步道到达D点,请你从甲、乙两条线路中任选其中一条,说明其主要利弊。(6分)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在图示区域开发竹排漂流揽胜项目。设计有两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如果你来选择,该选择那套方案,并说明选择理由。(4分)

(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