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背斜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B. 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C. ⑧处总有泉水出露

D. ④处低地的形成就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3.图中地区依次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B.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C. 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下图为该山南坡、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直减率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直减率一天内最小值出现在

A. 0:00 B. 6:00 C. 12:00 D. 18:00

2.太白山南坡空气对流最明显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太白山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北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北坡受冷空气影晌大

B. 南坡气温低于北坡

C. 南坡植被茂密减缓温度变化

D. 北坡云量的保温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增加大气降水 B.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 减少地表水蒸发 D. 减少水汽蒸发

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B. 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C.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D. 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

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

A. a方案较合理 B. b方案较合理

C. c方案较合理 D. 均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 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 ⑧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 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02浓度增加,则( )。

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 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 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壳比较稳定。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岛混合农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苹果之州”。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其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三: 左图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图

(1)分析影响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比较乔治镇与霍巴特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A、B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指出B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三类工厂的相关资料,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构成转变的发展方向是
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比较

工厂

原料

能源

运费

科技

工资

其它

41%

17%

2%

5%

14%

21%

4%

8%

5%

50%

13%

20%

17%

10%

11%

3%

39%

20%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② D. 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维持地表温度,推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生物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A. ①② B. ④② C. ③① D. ③④

2.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②①

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 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4.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 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 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 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 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