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贵州省境内某山体发生滑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

C.该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吉林市校高三质量检测(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高速公路新城城站关系对比图、机场新城(空港新城或航空新城)城站关系对比图、高铁新城城站关系对比图、一般铁路枢纽新城城站关系对比图(虚线圈表示城区范围,灰色深浅表示城市功能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幅图中为高铁新城城站关系对比图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2.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铁新城建设速度迅猛,下列属于高铁新城特点的是

①整体上有利于解决大城市的城市化人口和就业压力

②独立于中心城区之外,与中心城区有绿地分割,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③人口和就业岗位相对平衡,具有中心城市的居住、商业网点、就业服务等城市功能

④具有特大城市的规模,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整体环境状况要好于老城区

⑤道路系统自成体系,通过快速干道或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区相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非洲五大地区2012年人均GDP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经济呈现“南北发达,中部贫困”的分布格局,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气候 ②水源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⑤产业结构 ⑥劳动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2.为促进非洲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逐渐从北非与南非沿海地区向非洲大陆中部迁移,其转移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纺织工业 B.造船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

3.当南非地区昼长夜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中非某地昼夜等长

C.西非地区东北方向日出

D.东非地区最晚进入新的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委内瑞拉人口3200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马拉开波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水深平均达20多米,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石油资源丰富,日产原油200万桶以上,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

(1)结合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试分析图示地区吸引中国石油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4)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中2.2中国的地质灾害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中2.2中国的地质灾害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

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山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中2.2中国的地质灾害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技开发区中学高中2.1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并不表现在(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题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5年12月10~12日新疆北部普降大雪,部分地区出现“风吹雪”现象。“风吹雪”现象是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动的天气现象,有较大的危害性。下图甲为新疆地形图,图乙为“风吹雪”现象出现的气象条件示意图。

分析阿拉山口“风吹雪”现象严重的原因并说明该现象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