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下表(左)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右)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该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3能够分析该区域1999年至2007年各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图中显示,1999~2007年,当地草地面积减少7%,耕地增加4%以上,说明过度开垦草地,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当地盐碱地减少,说明盐碱化不是当地生态退化的原因,排除A。图中表明,沼泽地减少了1%,与草地相比,减少幅度较小,沼泽地缩小不是当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表中信息表明,当地以沙漠为主,气候干旱,不适合森森生长,排除D。所以选B。

2表中信息表明,当地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云贵高原东部为湿润地区,排除A。松嫩平原中部和黄土高原中部为半湿润地区,排除BC。内蒙古高原西部为干旱地区,选项D符合题意。

3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各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信息,但不能分析各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排除A。全球定位系统只能为土地覆被类型提供位置信息,不能分析各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排除B。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显示表达的电脑系统,能够分析该区域1999年至2007年各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C符合题意。数字地球目前还没有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分析,排除D。所以选C。

“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数字地球”将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农业的高产区之一。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材料三: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

(1)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的有利影响。

(2)写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接的两个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名称和其相应的传统民居。

(3)说明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人口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发生日食时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会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住。2019年12月26日发生了一次日环食,中国境内可见偏食。

完成下面小题。

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2有关本次日食发生时的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我国沿海地区多台风B.北京昼长夜短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罗盘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当日全食发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1900地带B.1300米以下地带

C.1900-2500米地带D.2500米以上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MB.NC.PD.Q

2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深度很大,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海沟

B.P处是新洋壳诞生地

C.P两侧多火山、地震、泥石流和滑坡

D.以P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板块

3下列有关Q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Q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位于大陆板块上

B.Q距离P点越近,地质年代越轻

C.Q地是地幔物质对流将洋壳向两侧推开,海底扩张形成的

D.由M到Q地势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______________

(2)图示时间为_____,北半球节气为_____

(3)图中 A 点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B 点的角速度大小为_____

(4)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

(5)此时A点昼长为_____小时,B 点昼长为_____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_____、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A到B,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髙度的变化为

A.低-高-低B.高-低-高C.低-高D.高-低

2从D到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先向南,再向北B.先向北,再向南

C.持续北移D.持续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有四个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3’E)、昆仑站(80°25’S,77°07’E).

下图为我国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2关于这四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站位于上海(31°N,121°E)的东南方向

B.四站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④站

C.③站刚出现极夜时,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0°

D.④站与其他三个站的时差为9小时,且早9个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运河图,回答下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 kmB.110 km

C.190 kmD.240 km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 m 以上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