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分析①地≥10℃积温高于②地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图中阴影区域的自然原因。

(3)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二中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五次大周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地理、植物、气象、旅游、摄影等方面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出了中国大陆“中国最美十大秋色”。下图示意中国大陆“中国最美十大秋色”景点分布。

概括中国十大最美秋色景点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二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

B. 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C. 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就越大

D. 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7学年山东省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显示西欧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④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7学年山东省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现行标准(岁)

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

瑞士

65

64

巴西

60

55

英国

65

60

67(2028年)

意大利

65

60

65(2018年)

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瑞士 B. 巴西 C. 英国 D. 意大利

2.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养老金制度 B. 医疗卫生条件

C. 婚姻生育观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普通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乐清市,是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读“1978年和2010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 该市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C. 在2010年该市GDP中,第二产业产值最多

D. 该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

2.乐清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可能为

A.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

B.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的发展

C. 资源开发、重工业的发展

D.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普通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199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比较图(两图比例尺均为1:2000000),回答下面小题。

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 )

A. 植物蒸腾量增加 B. 昼夜温差变小

C. 降水一定增多 D.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图中甲区域(虚线圈内)可能 ( )

A. 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供给 B.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 发展乳畜业,提供乳、肉、禽、蛋 D.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

3.对图示城市郊区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 压缩城市用地,扩大林地 B. 大力发展游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

C. 湿地排水,发展粮食种植 D. 因地制宜,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补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武汉河段累计冲刷量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图示时段内,宜昌至武汉河段

A. —直以侵蚀作用为主 B. 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

C. —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D. 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2.推断淤积量最大的时间段是

A. 30-40 年 B. 40-50 年

C. 60-70 年 D. 70-80 年

3.针对 0-50 年之间累计冲刷量的变化,该河段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固河堤 B. 疏浚河道

C. 植树造林 D. 修筑大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普通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左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的措施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A. 改变气候类型 B. 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 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D. 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2.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强 B. 温差大 C. 土壤肥沃 D. 有灌溉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