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由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发明,他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交通安全 B. 光照与水分 C. 景观协调 D. 土壤与温度

2.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

A. 减少建筑能耗 B. 丰富城市景观 C. 延长建筑寿命 D. 增加绿化面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 新生代后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藁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0千米,震中100千米内无较大城市。回答下列各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 地核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  )

A. 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 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2.如果规划在D处修梯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所得梯田的面积小

B.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耕作难度大

C. 适宜修梯田,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保持水土

D. 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较小,便于大型机械化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图中箭头为人口迁移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B. 婚姻因素 C. 水利工程建设 D. 文化因素

2.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 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 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为环境承载力

B. P′为环境承载力

C.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

2.图中反映了( )

①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③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④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春运旅客主要属于 ,春节前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为 。( )

A. 国际人口迁移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B. 国内人口迁移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C. 省际人口迁移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 人口流动现象 城市→农村,城市→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 )

A. 1850年前后 B. 1870年前后 C. 1910年前后 D. 1890年前后

2.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将进入( )

A. 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B. 非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C. 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D. 生物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中I、Ⅱ、Ⅲ、Ⅳ表示自然带类型),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I、Ⅱ、Ⅲ、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共同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海陆位置

C. 洋流因素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