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承受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承受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漂浮物体100多吨。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1)B处。原因:库区两岩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6 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

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

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 年

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  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8 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  

②▲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  

④▲  

原因

⑤▲   

⑥▲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四)地理试卷(A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该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米~5 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6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4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  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8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江苏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I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  、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市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  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5分)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3分)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4)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