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 河源 B. 凸岸 C. 凹岸 D. 入海口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上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 石笋 B. 冰斗 C. 风蚀蘑菇 D. 花岗岩风化球

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在2010年5月已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声音美 D. 朦胧美

2.若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 )

A. 选择观赏位置 B. 把握观赏时机

C. 抓住景观特色 D.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 )

A. 海啸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宏志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①—居住用地 ②—商业用地 ③—工业用地

B. ①—商业用地 ②—居住用地 ③—工业用地

C. ①—工业用地 ②—居住用地 ③—商业用地

D. ①—居住用地 ②—工业用地 ③—商业用地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可发展服装加工业 B. 乙地可建设大型批发市场

C. 丙地可建设大型商务区 D. 交通线路布局非常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广西容县六王中学春季学期高一地理3月份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造成西亚外籍劳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这里人口稀少 B. 石油经济发展

C. 地处交通要道 D. 农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发生8.5级强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发生在(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2.此次地震与下列哪种板块运动形式相关(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2月冰岛夜空现凤凰极光,千古奇观令人震撼。另8月底到9月初芬兰多次出现极光。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下列关于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极光的形成与耀斑的发生直接相关

B. 极光的发生与色球层的太阳风有关

C. 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来自太阳光球层

D. 高纬地区的冬季夜空利于观赏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温度较高的水流经低温河段时,由于水从湖面蒸发,在空中形成水雾,而又因为寒冷的空气,雾中的水粒子在树枝上凝结、结霜并不断积聚,树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这就是雾凇。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完成下列各题。

1.出现雾凇奇观的河段是

A. 甲河段 B. 乙河段 C. 丙河段 D. 松花湖畔

2.“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是我国最早对雾凇的解释。可见,雾凇一般形成于

A. 细雨的春夜 B. 多雨的夏夜 C. 干燥的秋夜 D. 晴朗的冬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人口2300多万。“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倡导的人口计划:即澳大利亚若按现有速度持续接收移民,澳大利亚人口有望在2050年前增长至3500万。继任总理吉拉德反对该人口计划。 

    材料二: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

(1)简析野生稻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角度,推测陆克文和吉拉德总理对“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持不同态度的理由。

(3)墨累——达令盆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请说明该国政府的解决措施;该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它的优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