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答案】

1D

2B

【解析】试题分析:

1】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故B项正确。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故D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A. B. C. D.

2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沙尘暴 B. 干旱 C. 吹东南风 D. 暴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 25 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25米

B. D处可能形成瀑布

C. 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

D. 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 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C. 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 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图)

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A. 秦岭、渭河 B. 秦岭、淮河

C. 大巴山、汉江 D. 太行山、汾河

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3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A. 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 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 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 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4欣赏泾渭分明的景观宜

A. 雨过天晴时观赏 B. 选择在夏季观赏

C. 在适当距离俯视 D. 了解其历史典故

5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 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 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6古书记载“泾水浊而渭水清”,而现在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最可能的原因是渭河流域

①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②下游是地上河,泥沙淤积 ③人口、城市众多,污染加剧

④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2011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干旱。读我国部分地区旱情分布(阴影)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

【2】此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属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________。

A.240~250米 B.250~260米 C.260~270米 D.270~280米

(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比其他地区密度低。

(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貌。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很多仅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 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B. 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C. 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D. 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2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堆积 B. 人为破坏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