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在          处。(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_____________                 

理由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3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支流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         

支流b                        

                       。(2分)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                    。(2分)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选择在此建坝的原因是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1分)

 

【答案】

 

(1)① (1分)   

(2)从A到B快。(1分) 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2分)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2分)

(4)山顶  900多米  (2分) 

(5)  原因:峡谷地段较窄,工程量小   ② (2分)

(6)大于4.8℃、小于6℃(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其相反方向为南方,得到①古寺位于尼湖的南岸。

(2)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A在B的西北方向,B在A的东南方向,因为该日盛行东南风,因此从A到B乘船航行是顺风航行,航行的速度较快。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得到a支流河段坡度比较陡、水流比较急,漂流更加惊险刺激的特点;b支流沿途等高线比较稀疏,水流比较平缓,漂流速度比较慢。

(4)C处等高线闭合,地形是山顶或盆地。从图中a支流的流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C处的地形是山顶;从图中的100m等高线,根据河流的流向,得到地势升高的方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为900米,故C处的海拔高度在900~1000米之间,即900多米。

(5)在开口盆地建坝,便于建坝和蓄水。盆地地形便于蓄水,峡谷地段建坝水平距离短,工程量小,因此水坝建在图中的D处。在图中看坝筑在100米等高线之间,②在开口盆地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故建坝后将被淹没。

(6)②处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其相对高度在800~100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一般每上升100米降低0.6℃,得到两地的温差在4.8~6℃之间。

考点:本组题考查等高线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圣罗卡出发,踏上了环球航行的征途。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历经磨难返抵西班牙,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航海图

(1)麦哲伦船队在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南端的航行中,在非洲沿岸和南美洲沿岸主要借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洋流)航行,船队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____________海峡。

(2)麦哲伦船队于1520年11月—1521年3月初,在南太平洋及赤道附近航行3个月,在此段航行时几乎未遇到巨浪袭击,试分析其原因。

(3)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海员发现船队按昼夜交替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当地____________(多或少)了一天,请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和新大陆的开发,巴西成为欧洲移民移居的主要地区。巴西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请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下图及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某些产业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当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向粤东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某些企业甚至向我国的中、西部转移。

材料二:云贵两省的能源储存量占南方5省区总量的8成左右。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桂、黔、滇GDP的总和仅为广东的一半。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黔、滇3省(区)交界处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通道,具有深远的意义。

(1)从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考虑,珠三角一部分企业向外转移是因为            ;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在接纳珠江三角转移出来的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       问题的出现。

(2)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是由于                         。

(3)广州至南宁的快速铁路已于2008年动工兴建,对修建该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会遇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溶洞塌方等方面的困难

B.自然条件是影响该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C.填补两地区间的铁路空白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D.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该铁路建设的自然障碍

E.使两地经济差异迅速缩小

F.社会经济因素对该铁路的修建影响较大

(4)若在南宁附近建设炼铝工业,其有利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黏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涌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 000平方米的速度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人们出境游的热点地区,“新马泰”旅游路线备受人们青睐。

(1)“新马泰”中的“新”是指新加坡(国家),

         “马”是指           (国家), “泰”是指          (国家)。

(2)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的大部分。

(3)图中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海峡,它是沟通    洋与    洋的天然水道。

(4)中南半岛上城市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