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附:2010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A→C阶段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上风或下风)方向的郊外。

(5)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6)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          ;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②在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③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7)根据材料三,点评自行车族和有车族的观点,并就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多              增大   (2分)

(2)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4分)

(3)增大     第二、三       城市规模  (6分)

(4)下风(1分)

(5)D  (1分)

(6)①地铁 小轿车(2分) ②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2分) ③BCD(2分)

(7)本题是开放式试题,只要合理就满分。

点评有车族:自行车,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造成交通拥堵,间接加剧机动车的空气污染。

点评自行车族: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机动车数量多,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且大量排放污染物。(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具体措施:①公交优先。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高峰。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若没写出公交优先不能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可知,城镇的数量增多,面积增大。

(2)由图可知,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3)由A----C的发展过程反应城市化的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的扩大。

(4)为了减轻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为了减轻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工业区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民区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绿化带,所以D正确。

(6)①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天气的影响小,小轿车运量小,占用道路面积大,②平均上下班距离越长,平均上下班时间越短,表示道路越畅通。③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越低大气污染越严重,乙较甲大气污染分担率高,说明乙市污染较轻,排放的污染物少,所以BCD正确。

(7)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自行车,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造成交通拥堵,间接加剧机动车的空气污染。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机动车数量多,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且大量排放污染物。

具体措施:①公交优先。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高峰。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⑧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⑨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布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沿海某个城镇地域的变化过程。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   _________,
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   ____;(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          影响该城镇空间变化的主要地理因素。(1分)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
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分)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
___________盛行风向的郊外。(1分)
(5)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只写你认为最重要的两条)。(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沿海某个城镇地域的变化过程。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    _________,

   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    ____;(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           影响该城镇空间变化的主要地理因素。(1分)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

   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分)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

   ___________盛行风向的郊外。(1分)

(5)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只写你认为最重要的两条)。(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题型:材料阅读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年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 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政会现场,如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     ,在面积上的变化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劳动力向               产业转移,                          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          方向的郊外。

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别简要点评两位代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