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82~2007年,我国

A. 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B. 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C. 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D. 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 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 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 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分离,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 )

A. 西南地区 B. 华东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周边省区

2.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 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 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 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瀑”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岩石可能埋藏有石油 B. 丁类岩石可能寻找到化石

C. 只有环节③属于外力作用 D. 石灰岩经过程⑤形成大理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两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两城市人口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 甲城市医疗条件好,死亡率低 B. 乙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甲城市劳动人口大量外迁 D. 乙城市劳动力严重不足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乙城市服务功能中占重要地位的可能是

A. 文化教育 B. 交通运输 C. 汽车维修 D. 旅游疗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第三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战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坠毁。下图为局部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坠机地点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 热带荒漠带 B. 热带季雨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造成该地区1月份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 )

A. 地形 B. 西风带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第三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条件 B. 热量状况 C. 经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

A. 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以生长

B. 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C. 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 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第三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下图为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B. 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完全呈负相关关系

C. 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甲省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幅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老龄化趋势明显 B. 年轻劳动力人口数减少

C. 人口出生率下降 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江苏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

A. 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

B. ≥10℃积温(单位:℃)

C. 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

D. 海拔高度(单位:m)

2.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天气

3.江苏省

A. 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春季冻害频率向南降低

B. 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水稻播种面积向北减小

C. 受大气污染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下降趋势

D. 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普通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