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1-2题。

外力作用过程图

1.图中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字母是(  )

A.a或e       B.b         C.c         D.d

2.我国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图中的字母(  )

A.a或e       B.b         C.c         D.d

 

1.D 2.C

 

首先明确图中字母代表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化(侵蚀),B.搬运,C.沉积,D.固结成岩,e.风化(侵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5年4月28—30日,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冷锋                             B.气旋、暖锋

C.反气旋、暖锋                          D.反气旋、冷锋

(2)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景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双鸭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

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1-2题。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

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我国不同省区自然资源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位于晨昏圈上、且相隔90°,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丙点的地方时为: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2.如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M点可能位于: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9-2010学年度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

2.在该区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               

       A.土地生产力大

       B.基础设施的建设    

       C.水资源的多少

       D.经济规模的设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