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示(如下图),回答:

(1)1995年流动人口数量是1994年的________倍。

(2)建国初到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较少,原因是什么?

(3)1954年~1984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________,二是从________,迁移特点为________。

(4)有人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喻为“孔雀东南飞”,请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

答案:
解析:

(1)4;

(2)实行计划生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上不允许农村居民进入城市;

(3)从农村到城市,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自发性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4)这种人口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迁移,是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首先买行对外开放政策,政策的倾斜,使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为内地人口的大量迁入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见,人口向东南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963千米。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至青海省重镇格尔木(简称西格段)长约845千米,已于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如上图所示,全长1118千米,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读图填写城市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________山和________山,跨过长江上游的________河。

(3)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进藏铁路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强、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5)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B省(区)人口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地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963千米。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至青海省重镇格尔木(简称西格段),长约845千米,已于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如上图所示,全长1118千米,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读图,填写城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________山和________山,跨过长江上游的________河。

(3)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进藏铁路有青藏、川藏等方案,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强、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5)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B省(区)人口主要分布于________地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次序已打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太阳短波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_。

    (2)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3)运用该示意图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的测定表明,在工业革命以前的19世纪上半叶,大气中的CO2含量只有270 ppm,到1970年增加到320 ppm,1980年又上升到331 ppm,1984年达到343 ppm。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年增长率约0.4%。

    ①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②联系图中原理分析CO2含量逐年增加带来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

③减少CO2排放量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936千米。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到青海省重镇格尔木,长约845千米,已经于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如图所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读图填写城市名称:A               B              

(2)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              山和             山,跨越长江上游的          河。

(3)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强、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4)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2.21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次序已打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21

 

  (1)图中表示太阳短波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_。

  (2)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3)运用该示意图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的测定表明,在工业革命以前的19世纪上半叶,大气中的CO2含量只有270 ppm,到1970年增加到320 ppm,1980年又上升到331 ppm,1984年达到343 ppm。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年增长率约0.4%。

  ①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②联系图中原理分析CO2含量逐年增加带来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

③减少CO2排放量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