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锋面雨带位于A地区时,一般是_______________月。

(2)锋面向北推移到B时为_______________月,此时锋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锋,江淮地区易出现_______________天气。

(3)在夏季风强的年份,图中地区易出现涝灾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夏季风弱的年份,图中地区易出现旱灾的是_______________。

 

(1)5

(2)6 准静止 梅雨

(3)C、D C、D

 

图示为锋面雨带在我国的移动图,锋面雨带位于A时一般为5月份,移动到B时为6月份,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夏季风强时,锋面北移速度快,北方易出现涝灾;弱的年份,北移速度慢,北方易出现旱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2分)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3分)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4分)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3分)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河南省郑州外国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2分)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3分)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4分)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3分)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长江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

⑴一般年份,每年________(时间)我国雨带移到本区,出现________天气大致一个月后,本区出现________天气。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厄尔尼诺等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使西太平洋_____         ___极不稳定,造成雨带在本区长期滞留。

⑵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方面分析原因。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长江流域有我国六大商品粮基地,试写出三个以上商品粮基地的名称______   ________

_                            _。

⑷写出长江上游至下游沿岸,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结合图中资料反映的问题,为保证本流域经济持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①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____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