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员工工资水平低,乙员工工资水平高

B.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D.乙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单位产值从业人员数量多

2.下列关于甲、乙两类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B.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少

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四地中

A.①地位于热带 B.②地有极昼现象

C.③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 D.④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暑假第二次返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海拔 C.坡向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岩石圈的厚度( )

A.平均17千米 B.大于地壳平均厚度

C.小于地壳平均厚度 D.约29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科技发达

C.能源充足 D.交通便利

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带动煤矿发展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示意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等值线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土壤

2.与M地相比,N地冬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质作用有

A.地震和风力侵蚀 B.火山和冰川侵蚀

C.断层和流水沉积 D.褶皱和海浪侵蚀

2.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纬度和大气环流

C.洋流和地形 D.地形和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多,内地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北多,南少

2.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技术水平

C.产业结构 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