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北京时间3月20 日17时,几位中国摄影师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机场(78°N,15.5°E)拍摄到日全食照片。读斯瓦尔巴群岛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朗伊尔城中午,日全食发生时太阳    (    )

A. 位于该摄影师头顶正上方 B. 位于正南方的地平线上空

C. 位于正北方的地平线上 D. 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2.在此次日全食发生三个月后,该地    (    )

A. 出现极昼 B. 出现极夜 C. 昼短夜长 D. 昼夜平分

3.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属于朗伊尔城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且全年能够正常运营的是  (    )

A. 公共汽车运输 B. 海洋运输 C. 电动雪橇车运输 D. 航空运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植物。耐火烧,火后易开花,花莛为开花部位。木质茎(树干)是由无数叶子基部剩余部分因粘液粘合堆积而成,高约6~9m,成熟需上百年时间;茎上有1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是良好的插花花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事物分布范围与草树分布范围存在重叠的是

A. 大堡礁 B. 油橄榄 C. 牧羊业 D. 大分水岭

2.草树最有价值的开发方向是

A. 旅游业 B. 园艺业 C. 畜牧业 D. 医药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沪。读下图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示信息可判断

A. 中心区外来人口分布密度最小 B. 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近郊区

C. 由中心区向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D. 人口大规模由中心区向远郊区迁移

2.上海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①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成本大 ②中心区产业向远郊区大量迁移

③远郊区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移吸引力小 ④近郊区为商业活动和工业中心,就业机会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 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 乙地狂风暴雪

C. 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 丁地雨过天晴

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

A. 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 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结束后,强海峰同学想到非洲旅行,当他看到某旅游网站关于安哥拉的介绍时,有些内容颠覆了他的认知。下面是网站关于安哥拉的推介: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酷热?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干燥?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5月(次年)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物产丰富?安哥拉确实是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14年,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等。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草场资源广阔。水资源潜力1400亿立方米,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

(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解释安哥拉沿海和内陆地区气温舒适宜人的原因_________。

问题②:解释安哥拉北部地区内陆湿润、沿海干燥的形成原因_________。

(3)分析安哥拉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K、L两城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2.“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B. 暖锋过境增温 C. 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D. 暖流流经增温

3.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K城附近的居民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A. 东区种麦 B. 西山牧羊 C. 南下踏青 D. 北山滑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下为甘肃省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溫度在17-25摄氏度,因多种植在高原上,因此被称作高原夏菜。甘肃省(下)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在高海拔地区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兰州形成了西北最大、全国第三的蔬菜产销基地和“北菜南运”的大型集散中心。但有的年份,高原夏菜滞销,价格低廉,菜贱伤农的事件常有发生。

(1)分析甘肃省高原夏菜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甘肃的地形条件对种植高原夏菜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兰州成为我国“北菜南运”大型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减少菜贱伤农现象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从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2月25日的87天里,乌鲁木齐的雾日多达73天。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逆温现象,试分析原因。

(2)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

(3)乌鲁木齐为减少大雾天数,应采取哪些措施?

(4)乌鲁木齐南郊丘陵有一条“暖带”,一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度,同时积雪长达175天。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有利于哪些产业活动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高二3月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 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

C. 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 D. 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