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日东亚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中虚线为锋线。

(1)此图所示季节为____(冬、夏)季,

此时韩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天气状 

               。(2分)

(2)在图中涉及的区域范围内大致沿130°E经线,自南向北所生长的典型植被应依次为:               林、             林、温带针阔混交林、             林;以上植被的变化是以          的变化为基础的。(4分)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的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如图7)并引发海啸,受其影响,3月12日以来,福岛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为主要的次生灾害。

(3)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图8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1分)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甲乙丁

 

【答案】

(1)冬    出现(大)风、降温和阴雨天气(2分)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热量(4分)

(3)D(1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及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韩国南部的低压槽处受冷锋影响,故出现刮风、降雨、降温乃至雨雪天气。(2)沿130°E经线,自南向北经过的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形成的自然带依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以上植被带的变化属于南北方向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故以热量条件为基础。(3)根据材料叙述的过程,分析图示示意过程,易知正确顺序为丙→甲→乙→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

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

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绍兴迎来建城2 500周年。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决心要把国都从闭塞的会稽山迁到北麓的宁绍平原时,问范蠡:“定国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奈何?”范蠡回答:“今大王欲国建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

材料二 绍兴越州新城规划图。

材料三 “越州新城”是指在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组团和镜湖新区的中间地带,建设一个融合各个组团的紧密型现代化新城区。

东区:是越城组团和袍江组团的联结区,这个区块要利用运河码头、铁路东站大型交通枢纽和杭甬城际轨道站点,重点安排生产性服务产业,作为承接袍江工业区和杭州湾南翼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要服务基地。

中区:是融合三大组团的功能集聚区,是新城形象集中展示区。集中安排行政办公、文化会展、科教研发、商贸商务和居住社区等功能区块,形成公共服务和商住中心区。

西区:是越城组团、镜湖新区与柯桥组团的连接区。这个区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高品质居住等功能。

(1)材料一中,绍兴被选为越国都城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绍兴“越州新城”规划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小题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小题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小题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