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及乡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读我国局部及某地农村面貌变化图,回答问题。

(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说出图中A处21世纪初农村面貌已发生的明显变化。

(2)为了方便区际联系,如果在上海、B岛之间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居民点增多(2分);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2分);   煤炭、钨矿等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分);   旅游业兴起(2分);     建设小水电(2分);     出现乡村城市化(2分)。

(2)海底地质条件(2分);  海流(洋流)(2分);   海洋气象(2分);   科技(2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气候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开幕。南非是非洲的发达国家,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

材料二: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

主要矿产资源

金刚石

石油

铝土

占世界的

比重(%)

72

60

42

17

7.4

15

材料三:非洲部分国家能源发展潜力示意图。

(1)德班气候大会主题是“共同努力,拯救明天”,其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2)此季节(11月)非洲南端昼夜长短情况是   ;受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 

(3)根据材料二,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       的特征,使非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基地,但非洲矿产品出口总值(89.95亿美元)在世界矿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最低(仅5.2%),其主要是因为非洲    。  

(4)根据材料三,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理想新能源是  ,简要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5)南非石油资源缺乏,但德班的炼油工业发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班发展炼油工业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2011年入冬以来,华北大部、黄淮等地降水持续稀少,气温偏高,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据2012年1月7日全国气象旱情分布图显示,华北南部、黄淮维持中度以上旱情,其中黄淮部分地区旱情达到了重旱甚至特旱。

(1)图中重旱及特旱分布区是我国________(冬/春)小麦的主产区。M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M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4分)

(2)中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发生,分析黄淮海平原地区易发生春旱的原因。(3分)

(3)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该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依据信息对应说明其在下图中的具体表现。(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是上图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3~5月

(占全年%)

6~9月

(占全年%)

10~11月

(占全年%)

12~2月

(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

(毫米)

雄基

15.8

70.5

11.0

2.7

767.8

新义州

15.9

72.9

7.9

3.3

1050.0

全州

17.9

66.9

7.5

7.7

1240.7

西归浦

29.5

52.2

8.8

9.5

1675.7

(1)松林与浦项钢铁工业同样发达,比较两者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同区位因素?(6分)

(2)表2中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                。(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量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厦门杏南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顺、逆时针方向流动),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分析归程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洋流对该船队的海上航行起到了什么作用?该船队曾途经北美某个大渔场,简述该渔场的主要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