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赠韦司直

郎士元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馀。

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

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注】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避难江南。二毛:花白的头发。星霜:指年月。

【1】诗的尾联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本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写到了安史之乱,从所抒情感的角度看,两诗的境界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这里使用了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满怀愁绪,即使春光明媚,也无心欣赏。用美好的春光衬托内心的愁绪,更显愁绪之深。

【2】本诗侧重感叹个人的遭际,杜甫的《春望》除了感叹个人遭际之外,还有对国家的忧思。从本诗的前三联可以看出,诗人感叹战乱不断,长期漂泊,有家难回。《春望》不仅写到战乱给个人造成的痛楚,更表达了对国家局势动荡的忧虑。

【解析】

【1】由注释可知,本诗写于安史之乱诗人避难江南之时,整首诗的情感也是抒写战乱给诗人带来的羁旅漂泊之苦,尾联风光”“”“的景物描写显然是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据此情景之间的关系整合作答,再从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的表达效果上稍加分析即可。

【2】这是一道情感表达比较题,答题时要立足题目要求,首先需弄清一个概念:境界。题目的指向性比较明确,就是从情感抒发的角度理解境界,两首诗都写安史之乱,都写了战乱之苦,但两个人的情感境界是不尽相同的,本诗的作者朗士元重在抒发个人遭际,而杜甫的《春望》有对个人遭际的感叹,更有对国家时局的隐忧。弄清了这一点,再根据两首诗的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 什么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

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

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枪棒教头变成囚犯。

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qiú)水 (dòng) (tǔn)着 (zhàn)

B.(pán)鼓 ()粑 (chī)笑 ()

C(tiào)望 (jìng)子 (bèi)时 (xué)

D.(qiào)起 (fèi)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Mother told Jim to the milk until it boiled and turned off the gas.

A. observe

B .glance

C .notice

D. wat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艾青的诗,总是能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鲜明地抒发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

B.大堰河被贫苦的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却剥夺不了她内心世界的美丽丰富。虽然她与乳儿之间存在一种金钱关系,但这丝毫没影响她对乳儿的深切关爱。

C.《大堰河——我的保姆》以真挚的感情沟通了诗人与广大人民的联系,为当时的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受到茅盾等老一辈作家的推崇。

D.由于《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带有自传的性质,所以诗人选取的情景和细节都十分富有人情味,着力塑造了大堰河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是十分感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5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

8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笙箫 煽动 碟血 叱咤风云

B.分内 馍馍 纳粹 广袤无垠

C.廖落 歧韵 恶梦 兴高采烈

D.攀缘 葱茂 旌旗 高屋建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又快来了初五划船河街上初一开会就决定了属于河街的那只船当天入水。天保恰好在那天应当向上行随了陆路商人过川东龙潭送节货故参加的就只傩送。 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

带了香烛鞭炮

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中后

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

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

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

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