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2)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答案】(1)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2)河西走廊降雨量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戈壁滩平坦开阔;地表温度高(升温快);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3)提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等(4)方向:硬化路面(修建公路);完善供水(供电系统);覆盖通讯(网络系统)等。作用:利于物资和信息与外界沟通;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当地生活质量

【解析】

本题以河西走廊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绿洲形成的核心是水,肥沃的土壤是基本条件,本题答题重点围绕水源来展开。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

(2)运用知识迁移方法,结合已学晒盐相关理论来分析种子天然晾晒场的自然条件,重点说明当地的降水、大风、光照、地形等自然因素。河西走廊降雨量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戈壁滩平坦开阔;地表温度高(升温快);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

(3)国家重点项目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

(4)贫困地区最基本的生活设施主要指电力、交通、通讯设施,所以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为完善供水(供电系统);硬化路面(修建公路);覆盖通讯(网络系统),上述措施利于物资和信息与外界沟通;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当地生活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 野外测量 B. 扫描旅游地图 C. 遥感技术 D. 全球定位系统

2】【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1B. 61C. 71D. 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2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 热带──可可豆、水稻 B. 亚热带──水稻、油菜

C. 暖温带──谷子、棉花 D. 中温带──小麦、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

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 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①气流温暖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

A. 流水侵蚀作用 B. 流水堆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冰川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距不大。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 B. 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

C. 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长草 D. 阴脸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

2“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科技发达

④廉价水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主要原因是 ( )

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②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③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④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且甲代表岩浆,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岩浆岩 B. 丁一定是沉积岩

C. 环节①一定代表内力作用 D. 乙一定是变质岩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甲、乙是地球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 ③代表水汽输送

C. 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D. ②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