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我国西南某地的剖面图。

指出该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简述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一)地球运动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a、c与b经线相距10°,D为BC的中点,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月20日11:00,据此回答各题。

1.若B为180°,该日正午太阳接近垂直照射,则D的地方时为( )

A.12月19日15:00 B.12月19日15:20

C.12月20日15:00 D.12月20日15:20

2.若A、B、C三点均位于陆地,B为60°,且该日昼长夜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不属同一大洲

B.A地降水比C地少

C.A地该季均温比C地高

D.A、C都为热带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海子湿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该湿地为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7km黄河水量流经湿地南部。调查发现,黄河开河(河流解冻)前后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2006---2007年为例,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采食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采食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你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每年农民把玉米种到岸滩上后,往往不到收货季节就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最多也就是三年一收,典型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

(1)据图,分析该湿地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2)评价当地种植玉米的区位条件。

(3)推测大天鹅在黄河开河前后采食植物数量、品种产生差异的地理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高原上骑行是很多人的梦想,湖南的一群高三学子在2015年高考结束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于7月下旬用4天的时间绕青海湖骑行一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左图中照片所示信息,其拍摄时间(北京时间)和地点最有可能是

A. 8::00 甲处 B. 10:00 乙处

C. 12:00 丁处 D. 16:00 丙处

2.关于青海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有“中华水塔”的美誉 B. 因水量主要靠蒸发消耗,是吞吐湖

C. 与多条河流相连,但是属于内流湖 D. 与北美五大湖成因相同

3.学生们沿途最不可能看到、遇到的是

A. 成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盛

B. 有许多游客在寸草不生的沙质荒漠上滑沙

C. 一路上有成片的竹林

D. 突然降雨,在雨中继续骑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A. 低压系统 B.高压系统 C.冷锋 D.暖锋

2.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②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③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 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上杭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新网2016年1月11日电 据民政部统计,201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频发性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大自然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更会赐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江南红壤丘陵区全部种植水稻

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依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结构特征。

(2)俄罗斯西伯利亚有大面积的平原,但是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要大量进口,原因是什么?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水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启动“单独二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的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图中的信息推断,12年来甲省区(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B.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高

C. 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