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

1.该区域的典型植被是( )

A. 热带季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温带混交林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 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 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更好

C. 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 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cm;样地B:积雪厚度10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时段内,各样地的地上生物量的增长

A. 4月20日牧草开始快速生长 B. 5月1日前牧草生长缓慢

C. 牧草的生长速度前后一致 D. 牧草的生长速度先慢后快

2.根据试验可以得出

A. 牧草的生长速度与积雪厚度关系不大

B. 不同积雪厚度的牧草的累积生物量最终相当

C. 在5月1日前,样地A的牧草生长快于样地B

D. 在5月6日后,积雪地的牧草生长快于无积雪区

3.推测半干旱地区积雪对牧草发育的好处主要是

A. 积雪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B. 积雪反射太阳辐射而气温升高

C. 积雪融化能改善土壤水分 D. 积雪融化能补充土壤养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百姓同根,血脉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福建和台湾有着“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关系,决定了福建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海西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等城市为中心,以福建为主体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域经济综合体。这里人口稠密,是我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

(1)分析福建省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___________。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 B. 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 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 D.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3.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 )

A. 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

B. 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

C. 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D. 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1月我国出现强冷空气,多地气温降到史上最低,被誉为“世纪寒潮”。多年未下雪的广州、南宁也飘起了雪花。下图为“历史出现降雪最南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多年以来,跟厦门相比,广州不容易下雪的原因( )

①暖气团更干燥,冷风来临不容易凝结成雨 ②纬度更低,气温更高

③更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更大

④北边地形阻挡,冷空气不以影响

⑤珠三角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2.1951-1980和1981-2015两个时间段降雪南界比较,反映了( )

A. 华南地区气候变暖 B. 华南地区气候变湿

C. 华南地区冬天变冷 D. 华南地区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mm—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 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 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 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 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烃源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沉积烃源岩的地质年代,图中地势最低的地区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从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变化情况是

A. 所处地块是从热带漂移过来的 B. 所在区域气候发生巨大变化

C. 所属岩层经历过强烈变质作用 D. 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四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为“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为“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最接近于右图中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② D. ②→③

2.与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相比,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是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B. 60~79岁人口比重上升

C. 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 D. 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