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城镇盛行东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下图),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藁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0千米,震中100千米内无较大城市。回答下列各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 地核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春运旅客主要属于 ,春节前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为 。( )

A. 国际人口迁移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B. 国内人口迁移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C. 省际人口迁移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 人口流动现象 城市→农村,城市→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 )

A. 1850年前后 B. 1870年前后 C. 1910年前后 D. 1890年前后

2.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将进入( )

A. 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B. 非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C. 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D. 生物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30°E B. 0°,60°E

C. 30°E,30°W D. 0°,120°E

2.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 10时,12时 B. 12时,16时

C. 14时,16时 D. 18时,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中I、Ⅱ、Ⅲ、Ⅳ表示自然带类型),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I、Ⅱ、Ⅲ、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共同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海陆位置

C. 洋流因素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下图为兰新高铁及兰新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的线路不完全重合,主要原因是( )

A. 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 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C. 沿河谷修筑,较低成本 D. 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2.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高大的防护设施(如上图),其主要作用是( )

A. 防沙尘暴 B. 防强风 C. 防洪水 D. 防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