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漫画《零花钱不要美元》和《一麻袋美元游欧洲》

材料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月平均汇率表

年份

2006

2007

月份

3

6

9

12

3

6

9

12

汇率

8.0350

8.0067

7.9368

7.8238

7.7390

7.6330

7.5258

7.3676

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18关口,交易日内100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717.63元。

(1)请你描述上述漫画和表格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对此,我国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既考虑外界的态度,但不屈从外部的压力,坚持小幅、稳步地推进,把幅度控制在多数国内企业短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四: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局在望,美国邀请44个国家的代表在新罕布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即通常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通过了“国际倾向基金协定”(即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为维护体系的正常运转,协议规定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原因。

       材料五:当时(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身价大跌,欧洲各国的很多人都拒绝要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对美国的新闻记者抱怨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情绪,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毒携带物一样。”在巴黎,出租汽车上挂出“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连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造成的影响。

材料六: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的作用。下图为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图。

材料七:欧洲西部的地理环境特点:终年盛行西风,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

(5)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分析材料六所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

       (6)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____________,因此该工业综合整治中,对工业布局的调整采取了什么措施?

  (7)根据A国的气候特征,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A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

(1)①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②积极方面:有利于转变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有利于扩大进口,平衡进出口贸易,从而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家贸易环境;消极方面:使我国部分商品出口受到影响。

(2)①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内外因相结合观点。人民币升值既考虑外界的态度,但不屈从外部的压力。②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坚持适度原则。人民币升值坚持小幅、稳步地推进,把幅度控制在多数国内企业短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二战后西欧和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持;美国大发战争财,战后经济力量膨胀,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4)历史现象: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解体。原因:70年代,西欧和日本等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美国因经济危机、经济衰退;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的经济发展延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圆贬值;石油危机的冲击发生经济危机。影响: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利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流量丰沛而稳定;终年温和,河流几乎不结冰,通航时间长。

(6)铁矿  把钢铁工业集中到西部;把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海边。

(7)风能  西风强盛;地势低平,风从海洋上过来,摩擦力小;且位于沿海,气压梯度力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    基础和     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    ,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      与合作,构建以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    基础和     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    ,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

(5)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      与合作,构建以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共同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

材料二:从1923年起,美国进入了持续6年的繁荣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柯立芝总统任内,因此又称“柯立芝繁荣”。但是,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图为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

困难时期尚未过去的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已经指出:“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摘自陈东林“天灾”、“人祸”关系的计量历史考察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哪些严重的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体现了哪一应对危机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次灾害的特点。这次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

材料四: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和2008年元月南方冻雨灾害分布严重省份图和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4)—(6)问。  

  

   (4)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

   (5)此次冻雨、雪灾中京珠高速湖南受灾地区,应从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中      基地运送物资

   (6)将下列自然灾害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①洪水   ②风暴潮   ③干旱   ④水土流失   ⑤泥石流   ⑥台风

在地区II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的有                  ,发生在水圈的有                 

材料五 :2008年1月,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统筹规划,动员和调集全国的力量共同抗击灾害;中央领导同志分赴灾区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受灾地区干部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带领群众扫雪除冰,妥善安排群众生活,严防不法行为发生;从祖国的南部到北部,从机关部委到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心相连,爱相聚,都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灾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迎战冰雪的重大胜利。

   (7)总结抗击冰雪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谈谈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材料六:中国气象局局长坦言: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虽然没一场天气过程我们都准确预报了,但都是对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预报,对后面连续那么多的过程,对冬季南方是下雨还是下雪都难以作出肯定的预报。”

   (8)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加强气象预报以降低灾害损失”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成功地在占全球耕地面积7%的土地上,承载了全球22%的人口,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1)~(3)题。

(1)材料一显示,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               ,新增粮食播种面积自2003年以来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一中未显示,但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2)材料二表明: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                    

大洋洲等地区。而中国农产品消费的上升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                

(3)综合以上分析,概括说明今后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下图,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