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位选择与上图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上图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廉江市高三上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图中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范围(T)分别是

A.1 200米<H<1 500米 3℃<T<4.8℃

B.1 000米<H<1 300米 3℃<T<4.8℃

C.1 500米<H<1 800米 6℃<T<7.8℃

D.1 200米<H<1 500米 6℃<T<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考模拟试卷4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阿姆、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农业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

(1)本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河流多为 (内/外流)河,阿姆河上游主要补给方式是 。(6分)

(2)本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试分析其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阿姆、锡尔河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8分)

(4)简述我国通过陆路管道从中亚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考模拟试卷4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土壤

2.N地与M地相比,冬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一中等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07年

2.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一中等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2.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图中四幅图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珠峰两个营地被雪覆盖,多名登山者失去联系。

材料二 在山区,地震引发雪崩是常见现象,强烈地震引发雪崩并不稀奇,其实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都有可能破坏山坡积雪脆弱的平衡,导致雪层滑动发生雪崩。雪崩发生时,积雪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速度极快且冲击力极大,往往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研究发现,在坡度40度左右的山坡坡面上,发生雪崩的可能性最大。

(1)为什么坡度过大或过小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小?(4分)

(2)面对突如其来的雪崩,登山者该如何应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