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1)图中由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比较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并指出两地主要水汽来源。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2)①地降水比③地多,①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③地水汽来自大西洋、北冰洋。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

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图为背景,考查地域分异规律、水汽的主要来源、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特征的掌握。

1)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递变,从森林-草原-荒漠,属于自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引起水分条件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的变化。

2)图示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量较丰富,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地少,位于天山北麓,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3)天山的冰川消退的原因是气温的升高,反映了全球变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B.20%C.30%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3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长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左图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右图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 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C. 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D. 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2为减少 P 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A.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B. 因地制宜退耕还草

C.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D. 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问题。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B.1112

C.1110D.1210

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B.458

C.7910D.61112

3】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淋浇)在山上破石开路。下图为褒斜古道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B.风化壳C.峡湾地貌D.河口三角洲

2甲地的地貌类型及古人在甲地修路时采取的对策是

A.河谷地貌、沿河成路B.低山垭口、横岭越垭

C.断块山、“之”字盘旋D.悬崖峭壁、凿壁而栈

3对图中渭河与汉水描述正确的是

A.渭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B.汉水属于长江的二级支流

C.渭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汉水小D.汉水冬季结冰期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A国 ;B国

(2)指出A国人口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 ;B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网友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某地公路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下图)。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适生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土壤 C. 降水 D. 气温

2该景观可能出现在

A. 天山山麓 B. 长江三角洲 C. 太行山山麓 D. 四川盆地东部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湖南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到附近地区开展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期间太阳从图中山峰方向升起,该假期最可能是

A. 劳动节B. 寒假C. 国庆节D. 暑假

2甲村落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是

A. 80mB. 100mC. 180mD. 200

3图中河流

A. ①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③河段B. ①河段流速小于④河段

C. ③河段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D. ②河段的含沙量大于③河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是发展工业机器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就提出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已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意大利拥有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20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意大利北部传统工业城市。

意大利最知名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柯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都灵。据统计,柯马机器人目前每年生产超过2000万辆汽车,占垒球汽车年产量的近1/3。从成立初期到现在柯马集团一直致力于全球化布局,同时注重投资所在国的本土化(指海外子公司在人员、资金、零部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在东道国实施当地化策略)发展,目前已在全球17个国家布局了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制造厂。2010年柯马集团向非汽车领域扩展,推出了新的业务线——柯马航空、柯马绿色工程和柯马通用工业系统等自动化解决方案。

(1)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政府提出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原因。

(2)说明意大利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布局在北部传统工业城市的有利条件。

(3)分析柯马集团全球布局与本土化发展并重的原因。

(4)简述2010年柯马集团向非汽车领域扩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