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矿床所在地层岩石最有可能是变质岩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动桥跑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气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充电站太少、而且充电费时间。读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美国中部充电站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线 C.技术 D.太阳能分布

2.通过全美汽车充电站分布可得出

①东北部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冲击

②充电站布局将来会与普通加油站的布局类似 ③有效缓解美国东西客货运输压力

④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周围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 为某地理事物的剖面图,图中实线(细线)为等风速线(m/s),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理事物可能为

A.气旋 B.极锋

C.反气旋 D.赤道气团

2.与 M 地相比较,N 地

A.对流层厚度大

B.气温垂直递减率小(垂直高度 12 千米内)

C.6 千米高处比 M 地 6 千米高处风力弱

D.纬度位置低 17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素有“天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被藏族视为“母亲河”,其重要支流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西藏东南部地区被誉为“西藏的江南”,有人说“在这高寒之地,温暖湿润之地是河流制造出来的”。概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014年11月23日,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对雅鲁藏布江巨大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迈入实质性阶段。

(2)评价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站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3分)

(3)1998~2009年间,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变化最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2013年10月31日波密到墨脱的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简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墨脱公路建设的不利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黑河—腾冲线

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B.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2.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2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读我国占丝绸之路上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4分)

(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2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的是

A.甲——农田 B.乙——高级住宅区

C.丙——大型仓库 D.丁——金融中心

2.下列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B.戊处易出现交通拥堵

C.M处过境车流量大 D.该城市未来应重点向西南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市业水平测试训练样题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2分)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是 。(1分)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2分)

(4)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中原经济区产生的影响有 、 、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白石山大理岩峰林地貌景观。大理岩由沉积岩高温变质而形成。

(8分)

张家口市崇礼县是我国知名的滑雪胜地。当地引进大型造雪系统,当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实施人工造雪,从而确保滑雪期不会因无天然雪而缩短。

(1)描述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6分)。

(2)说明白石山峰林地貌景观的主要形成过程。

(3)分析崇礼县成为我国知名滑雪胜地的优势条件。(8分)

目前,唐山市曹妃甸区已成为北京重要的液化天然气能源基地。未来海水淡化进京工程建成后,曹纪甸区还将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4)说明曹妃甸区作为能源基地和未来水源地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5)列举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