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陈惺是远东最大的平原水库――河南驻马店境内宿鸭湖水库的设计者,1958年,河南总结了漭河流域地区兴建山区水利的经验:“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惺当即反对: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涝、渍、碱三灾并生,后果不堪设想。然而陈惺的忠告无人理会,“以蓄为主”的经验被大范围推广,很快便推及到安徽。在安徽境内,不仅丘陵地区涌现大批小水库,淮河流域的河道也被一道道“水坝”分割闸起,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下图为宿鸭湖水库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区水库相比,平原水库易造成涝灾的原因( )

A.泥沙淤积,库容下降,蓄洪能力减弱B.地势起伏小,流速慢,不利于泄洪

C.含沙量大,淤积河床,阻塞河道D.水坝的工程量大,增加了溃坝的机率

2分析宿鸭湖水库周边地区,春季土地盐渍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

A.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强B.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地表盐分聚积

C.地表径流不断从上游将盐分带到水库D.春季水库水位低,盐分难以流出

3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肠梗阻”对淮河流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水坝建设阻塞河道,雨季来临,不利于泄洪

B.河流下游地区流量大幅度减小

C.河流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D.淮河河流运输不畅,阻碍该流域的经济发展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

山区水库,由于注入水库的河流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多,流入到水库中含沙量大,泥沙易淤积。平原水库流速慢,含沙量较小,AC错误。与山区水库相比,山区流速快,排泄快。平原水库地势起伏小,流速慢,不利于泄洪,B正确。修坝工程量大小受河道及上游地形影响,平原地区不一定比山区工程量大,D错误。故选B。

2

春季降水较少,农作物生长快,需要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再加上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产生土地盐渍化,A错误,B正确。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耕作区,不是在水库内部水体,CD错误。故选B。

3

“肠梗阻”,阻就是阻挡,大量水库建设,人为设置了排洪障碍,不利于泄洪。A正确。“肠梗阻”不是流量变化、水质问题和航运问题的表现,BC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左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右图示意咸海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时期信息判断( )

A.流域面积逐渐缩小B.湖岸的坡度东岸缓西岸陡

C.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D.气候变暖是湖泊面积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2该时期咸海面积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B.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C.冬半年沙尘暴频发D.气温年较差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 下渗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

2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 大棚内外温差 B. 棚内昼夜温差 C. 棚外风力大小 D. 棚顶倾斜角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80 米B. 100 米C. 120 米D. 140 米

2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 发展滨海旅游B. 发展大规模油菜种植C. 种植经济林木D.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2分)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水河是宁夏境内黄河段最大的支流,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一般位于1500~2000米,流域内落差达1290米,气候为中温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土壤干燥,植被稀少。干支流河床基岩大部分为含盐量高的可溶性第三系红层或石膏地层,导致河水矿化度极高,现在的清水河其实是一条又“浑”又“咸”的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指出清水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清水河“浑”的自然原因。

(3)清水河流域建有80多座中小型水库和无数个淤地坝,这对治“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请你为实现清水河的“水清”提出自己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

(2)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常年受__________影响。

(3)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附近,主要是受__________影响。

(4)阿尔卑斯山脉是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5)根据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简述莱茵河的流量、流量变化和水流速度等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此时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__地。

(3)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现阶段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土地利用方式也在变化。2019年我国某种粮食作物面积在1.4亿亩左右,比2012年减少了3500万亩,下表是某地理小组对我国某地区该粮食种植情况调查情况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传统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玉米

2由此进一步判断该地位于

A.华北平原B.松嫩平原C.南疆D.长江中下游地区

3推测该作物种植方式改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产量高导致供大于求B.在外务工导致劳动力不足

C.全球变暖致水分不足D.作物品质更好、单产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