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金庸先生笔下的丘处机道长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丘处机登临之处的位置(选择图中序号),并说明南北景色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2)图示甲区域地貌风格独特,简要说明该地貌的主要特点(物质组成、规模、形态)。

(3)简要分析该地貌所在地形区地形的形成原因。

【答案】(1)④地 南部山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南部为山地,北部为高原;南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北部为温带草原。

(2)黄土广布,规模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西北风携带来自其西北部荒漠、沙漠中沙尘进入该地区,遇山地阻挡,风力减小,经长时间风力沉积而成。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图为背景,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表形态及成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由题干“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可知,丘处机登临之处的位置是④。南北景色差异的自然原因是:南部山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南部为山地,北部为高原;南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北部为温带草原。

2)图示甲区域是黄土高原,地貌风格独特,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是:黄土广布,规模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本题主要考虑风力的搬运和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有:西北风携带来自其西北部荒漠、沙漠中沙尘进入该地区,遇太行山、秦岭等高大山地的阻挡,风力减小,经长时间风力沉积而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考察队考察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 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1)该地沙山是固定沙丘的还是流动沙丘?请说明判断依据。

(2)近年来,有人发现图示区域草场资源及河流沿岸的绿洲在不断地消失,而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你认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3)请你为图示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提出最有效的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B.土壤盐碱度升高

C.沙尘暴频度减少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明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然而在许多景点、景区经常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著名旅游景区都出现了许许多多不文明乱涂乱画的行为。图示为旅游景区“留言”漫画。

(1)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可能给旅游景区带来哪些危害?

(2)针对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 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 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 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1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 月 15 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 高D.林内郁闭度大

2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是

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3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D.河流汛期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丁乙丙甲 B. 乙丙甲丁 C. 丙乙甲丁 D. 乙丙丁甲

2M处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安山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代表的北半球节气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___。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______现象(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______小时。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______地区。

(6)请依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中绘出晨线或昏线及太阳光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请自行绘制到答题纸上)

(7)2013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在A、B、C三地中可能出现美丽极光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国的轮廊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国相比,乙国

A. 人口少,人均GDP水平高B. 人口少,人均GDP水平低

C. 人口多,人均GDS水平高D. 人口多,人均GDP水平低

2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

①甲国气候条件更优越 ②乙国热量更丰富

③甲国技术水平更高 ④乙国劳动力更丰富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该群岛由1100个大小岛屿组成,系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所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且全年分布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图。

(1)说明亚历山大群岛形成的过程。

(2)说明岛屿上温带雨林的形成原因。

(3)分析说明岛屿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