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环境保护

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1)据表概述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6分)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4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区域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B.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丙地

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D.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2.关于图示所在的大洲的工业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多数非洲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

②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③非洲资源丰富,应进一步加大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促进工业化进程

④绝大多数出口产品为附加值较低的资源型产品,工业化进程较慢

A.①② B.②④ D.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下文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2.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逐渐增加

C.不断减少 D.先减后增

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南方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极昼

2.太原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老校区高二下期普班训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a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M、P两点重合,且离南极点距离最大,PM为西经60°,此时

A.上海刚好日出 B.P点昼长为12小时

C.M点的夜长可能为24小时 D.伦敦正值上班高峰期

2.若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A.北京昼夜等长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

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 为23°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老校区高二下期普班训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相同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考模拟试卷3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2分)

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材料一 西非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10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3.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