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潜在蒸散发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区域蒸散发能力。潜在蒸散发气候敏感系数是潜在蒸散发变化率与气象因子变化率之比。敏感系数为正表示潜在蒸散发随气象因子的增加而增加,敏感系数为负表示潜在蒸散发随气象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其绝对值越大表明对其影响越大。下图为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敏感系数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敏感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速越大潜在蒸散发越强

B.潜在蒸散发对最低气温最敏感的月份为7 月

C.水汽压越高潜在蒸散发越弱

D.潜在蒸散发对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12月份最小

【2】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最强的是

A.最高气温 B.最低气温 C.水汽压 D.太阳辐射

【答案】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风速的敏感系数为正值,说明风速越大潜在蒸散发越强,A项说法正确;最低气温的敏感系数7月份为正值,一月份为负值,1月份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于7月份,所以最低气温最敏感的月份为1月份,B说法错误;水汽压的敏感系数为负值,说明水汽压越高潜在蒸散发越弱 ,C说法正确;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在12月份最小值为0,最小,D说法正确;因此该题选B项。

【2】比较各要素,水汽压的敏感指数绝对值最大,因此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最强的是水汽压,选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东北地区、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是建立在煤铁资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The largest collection ever found in England was one of about 200,000 silver pennies, all of ______ over 600 years old.

A.which B.that C.them D.i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植被变化 B.气温变化 C.基流指数变化 D.降水量变化

【2】4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气温升高( )

A.冻土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B.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C.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大,基流减小

D.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知识即美德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克拉玛依为我国西部的石油工业重镇,建于1958年。2013年,克拉玛依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59︰86.64︰12.77。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和1990-2007年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主要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 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 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与乌鲁木齐相比,克拉玛依的城市化特点及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低 非省会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少

B.城市化水平高 地势平坦,利于产业集中和城市建设

C.城市人口数量多 为石油工业城市,外来移民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多

D.城市化水平高 为石油工业城市,且地处沙漠,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人口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种植业、畜牧业 B.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种植业 D.种植业、林业

【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3】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沼泽,这是因为丁地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A.②③ B.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20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形成的原因。

2分析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Q城市所在国家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铁路修建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近年来某特大城市的化学工业,不断由中心城区外迁,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