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教授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教授遇到当地游牧民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是:生长的古代森林,突然受火山爆发影响,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排挤掉纤维质,最终将整棵树、整片林都变成化石,当这些化石出露地表即形成石化森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石化森林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

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东西两侧的大洋水汽难以进入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牧民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答案】(1)①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②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①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②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③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①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②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③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方向: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有利条件:①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②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③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特征的影响、地貌成因、传统游牧业的迁徙方向和发展区位等知识点。

(1)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40°S—60°S之间,西部受南北走向的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该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同时由于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大西洋的水汽难以进入陆地。所以该地虽然靠近海洋,但是降水稀少。

(2)直接或者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能够注入海洋说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说明河流蒸发弱,下渗少。再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即可得出:①该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河流流量大;②地势西高东低,落差大,流速快,可以迅速入海;③该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④河流流程短,流速快,流程中河流下渗小,损失少。

(3)据图中信息可知:石化森林形成初期植被茂密,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掩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最终演化成化石,由于地壳抬升和外力作用,最终出露地表。

(4)本题考查内容和我国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较为相似。11月,此时南半球即将进入夏季,所以迁徙方向由海拔较低的大西洋沿岸牧场迁徙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安第斯山山地牧场。该季节安第斯山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草类旺盛,加之气候凉爽,蚊虫少,是牲畜长膘的最佳季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干湿区是( )

A. 湿润区B. 半干旱区C. 干旱区D. 半湿润区

2阴影部分降水量在( )

A. >800毫米B. 400﹣800毫米

C. <50毫米D. 200﹣400毫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所在地的城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铁路线名称:H_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

3)甲图所示的地区是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特色是________。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乙图所示地区是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以_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所生产的产品以(销售方向)________为主。这一地区工业发展在地理位置方面的有利条件。

5)图中有两个核电站,为什么首先在图中两个地区建造核电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的枇杷品质好。云霄枇杷树根系浅,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当地广泛推广枇杷套装技术,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读完成下面小题。

1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对云霄枇杷生产风害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和原因是

A. 春季;华南准静止锋导致的强风B. 夏季;东南季风因地形产生“狭管效应”

C. 秋季;热力环流导致海风增强D. 冬季;寒潮带来强劲的西北风

2果农对枇杷套袋最佳时间为

A. 1-2月B. 3-4月

C. 7-8月D. 10-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的枇杷品质好。云霄枇杷树根系浅,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当地广泛推广枇杷套装技术,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下列不是云霄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为

A.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潮(强冷空气)的影响小

B.邻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

C.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D.较封闭的山谷,不易散热

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对云霄枇杷生产风害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和原因是

A.春季;华南准静止锋导致的强风B.夏季;东南季风因地形产生“狭管效应”

C.秋季;热力环流导致海风增强D.冬季;寒潮带来强劲的西北风

3果农对枇杷套袋最佳时间为

A.1~2月B.3~4月C.7~8月D.10~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在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下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

2为了扭转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沙漠化严重地区大力发展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

(2)简述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洞庭湖萎缩带来的危害及不利影响:________

(5)治理洞庭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A—B—CB.B—C—AC.C—A—B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 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

完成下列各题。

1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A. B. C. D.

2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A. 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B. 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 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D. 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