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 (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大教育推荐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近几年刚开发的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独特,但游客相对较少。

分析该地游客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宜昌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

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3.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开学检测)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P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陆地上,弧ACB为晨线,此时国际标准时为1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W B.75°N,30°W

C.15°S,30°E D.75°N,150°E

2.若此后A点向P点移动,则P点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所需时间最接近

A.47天 B.137天

C.232天 D.332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开学检测)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2.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D.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卷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产业外迁 B.环境因素

C.住房价格 D.农村工业化

2.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

A.交通拥堵加剧 B.就业压力增大

C.人均绿地减少 D.社会治安变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考模拟试卷2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A

B

C

海拔(m)

400

250

460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212

73

221

1.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大豆 C.苹果 D.茶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

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

2.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对鄱阳湖出现近极枯水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鄱阳湖水被长江拉空

B.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湖区沉积泥沙减少

C.湖区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D.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减少

3.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高三高考信息卷(二)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2014年入汛以后部分地区主要降水、高温天气分布图。

分析川渝地区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