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不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措施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有利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而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需大量开垦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保持,故答案选D。

考点:土地利用措施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4分)

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               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10分)

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90年代以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减少,分析其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揭阳市高考“一模”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材料二:“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 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1)、材料一,近十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 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 。(4分)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4分)
(3)、分析图b,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_______-  (高、低),请简要分析其成因。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8分) 
(4)、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8分)
(5)、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0分)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和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嫌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所有的洞窟均实行定期的轮换开放。

(1)阅读图与材料一,说出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利条件。(8分)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

 

(2)据图概述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并说出该变化对Ⅱ、Ⅲ两地的影响。(8分)

(3)简答该流域针对上述影响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4)影响图中城镇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2分)

(5)图中所示区域风能、太阳能都很丰富,但开发利用很少,请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4分)

(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               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10分)

(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