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示意图”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_____,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地所在区域的土地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广泛,但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请问,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图示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有哪些?

(5)结合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谈谈你对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答案】(1)自东向西(或东南向西北)递减 由南向北递减

(2)草地、耕地、林地 水分(或降水) 热量(或气温)

(3)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于寒冻,生产比较稳定;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还能防止生态破坏。

(4)①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③中、西部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发挥。

(5)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畜种;②将草场划片管理,轮流放牧,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④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和等温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

2A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侧,年降水量小于300㎜,土地类型为草地;B位于松嫩平原,土地类型为耕地;C位于长白山区,土地类型为林地。就东北地区而言,东西向不同区域海陆位置不同,其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份;南北向不同区域纬度不同,热量条件不同,其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相比于依靠天然草场放牧而言,在农区发展畜牧业,主要为舍饲养殖,食物来源稳定,拦棚防寒保暖效果较好,而天然草场冬季草木枯干,食物来源少,且冬季气温低,牲畜过冬困难;其次,在农区发展畜牧,既减小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能将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了资源(如玉米除了加工成精饲料外,秸秆也可作为粗饲料发展畜牧,动物粪便可以还田改善土地肥力)。

4)首先,西部草原区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其次,犊羊、羔羊易地育肥,有利于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最后,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将西部草原区和中部产粮区有机结合,加强了区域合作,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且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5)首先,我国畜牧业多依赖天然草场放牧,冬季牧草不足,可播种优质草种,加强草场建设,同时加强技术投入,改良牲畜品种;其次,我国草场多为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场,生态环境脆弱,应将草场划片管理,轮流放牧,退耕还草,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再次,在草场增打机井,合理开采地下水,保证人畜饮水;最后,还应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同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畜产品的外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结合下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社会D.经济

2有关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川气东送工程主要供应江苏、浙江、上海和河南

B.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东部环境

C.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天然气管网,为天然气安全可靠供应提供保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别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 逐步变暖B. 先暖后冷

C. 逐步变冷D. 先冷后暖

2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 入海河流沉积作用B. 地壳运动

C. 风力的侵蚀D. 海浪的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的(  )

A. 植物蒸腾减弱

B. 下渗增强

C. 地表径流增强

D. 地下径流减弱

2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流最可能为

A.塔里木河B.珠江

C.黑龙江D.淮河

2与3、4月份相比,该河5、6月份流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正值农作物返青期,灌溉引水量大B.气温回升快,河水蒸发量大

C.河流流域被副高控制,降水少D.降水少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A.20°N附近B.25°N附近

C.30°N附近D.35°N附近

2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A.白昼时间短B.洋流影响

C.地势低平D.云雨天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2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谷地某时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天中,a、b两点相距最近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B.正午前后

C.日落前后D.子夜前后

2当a、b两点相距最近时,长江江面气流运动状况为

A.沿山坡爬升B.垂直上升

C.处于静止状态D.北坡爬升,南坡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