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下列问题。

1.与北京产业结构差异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山东 B. 河北 C. 天津 D. 辽宁

2.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A. 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B. 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 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 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广西容县六王中学春季学期高一地理3月份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它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也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cūn)乌”。 踆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下图示意太阳外部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日中出现的踆乌在图中指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日中有踆(cūn)乌”所描述的太阳活动(    )

A. 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B. 只考虑距日距离,地球是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

C. 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D. 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大量极光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甘肃省简图,完成问题。

1.甘肃省

A. 全部属于内流区域 B. 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全部属于外流区域 D. 地跨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

2.从图中可能看出,甘肃省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A. 多沿河流分布 B. 多沿山麓分布

C. 多沿等高线分布 D. 多分布于高原内部

3.甘肃省的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其原因主要有

①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②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③政府环保措施得力,环保投入力度大 ④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赏图中景观

A. ①一特定角度,雪后最佳 B. ②一高处俯视,清晨最佳

C. ③一适当距离,春季最佳 D. ④一置身其中,冬季最佳

2.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

B. ②一一花岗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

C. ③一一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D. ④一一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 大坝上游落差加大,通航条件改善

B. 大坝下游泥沙堆积减少,水中沙洲面积可能减小

C. 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减小

D.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覆盖率增加

2.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 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B. 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

C. 大坝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D. 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③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相同 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D. ⑦与①植被相似---降水量相近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B. ⑤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椰子 D.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四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和我国农业产业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带。2010 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近60万亩,总产值超过20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优势是

A. 劳动力 B. 科技 C. 交通 D. 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